您的位置: 首页 >反诈宣传>详细内容

反诈宣传

开学了,警察叔叔的一封信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09-02 09:05:5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亲爱的同学们:

       你们好!

       时间过得可真快啊,今天就是9月1日了,大家马上就要步入大学了。想必大家一定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憧憬,大学生活虽然美好,但是其中也充斥着一些不好的因素。比如一些骗子会将黑手伸向刚刚入学的小萌新。在这里红谷滩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给大家普及一些骗子常用的骗术,希望大家可以增强自己的防骗意识。

 


一、网络刷单诈骗

 

       骗子利用学生想轻松赚取零花钱的需求,通过网络等发布兼职刷单的小广告。当学生做第一单任务时,骗子都会返还本金,并支付佣金,吸引学生放松警惕继续投入本钱做任务。随后,骗子就会以未完成任务量、网络故障等各种理由,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,受害人为了收回之前的本金,越陷越深,投入越来越多的本钱直至发现被骗。

警方提示:千万别参与网络兼职刷单,都是骗局!

 

二、助学金诈骗

 

       诈骗分子冒充教育、财政等工作人员,向学生打电话或发短信,称可以领取相关补助或救助金,索要手续费、税费等费用,诱导受害人通过ATM机或其他途径汇款,从而实施诈骗。

警方提示:当接到自称教育、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,要发放“国家助学金”、返还“义务教育费”、“助学扶助款”时,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,以证实真伪。同时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、电话、职业等相关信息,坚持做到不透露、不相信、不理睬,更要警惕骗子实施的诈骗。

 

三、考试诈骗

 

       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考生信息,并有针对性地发送短信或邮件,声称“提供考题”“改分”“办假证”等,引诱考生汇款。

警方提醒:漏题、改分、改档案、伪造资格证等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,请坚持用自己的实力说话。


四、校园贷诈骗

 

       校园贷诈骗的形式主要有三种:一是用"免抵押、低利息”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,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、管理费、保证金等费用;二是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,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;三是与兼职诈骗结合,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"销售代理".这些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,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,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。

警方提醒:学生在申请借款或分期购物时,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备还款能力。对于关乎自身信息、财产安全的事,要多方求证,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词,轻易透露个人信息,甚至将身份证借与他人使用。发现危险,及时报警。


五、(QQ、微信)冒充好友诈骗

 

      诈骗分子冒充熟人发短信谎称换新手机号,或盗取熟人的QQ、微信帐号和密码,冒用熟人的昵称和头像,编造急需用钱、资金周转、交学费等理由,诱骗受害人汇款转帐。

警方提醒:在网络聊天、短信沟通中,凡是涉及借款、汇款等问题时,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,比如亲自通话或当面核实。


 

 

六、网络购物诈骗

 

      1、冒充客服退款诈骗:骗子以商品质量问题、快递丢失等提供高额赔偿为由,让学生扫描付款码进行操作,并以提高信用额度、信用核查等理由让学生进行网络贷款,最后学生不仅得不到退款,还贷款把钱汇给了骗子。

      2、低价促销的幌子:诈骗分子通过QQ、微信或短信发布低价商品消息诱骗买家,一旦买家上钩,便以缴纳定金、交易税、手续费等借口骗取钱财。

      3、冒充客服误加会员:诈骗分子冒充客服人员,谎称因操作失误,将买家加为会员,要从买家账户扣除几百元的会员费,如果不需要,可以帮助解除会员,之后通过手机、QQ或微信给买家发送钓鱼链接,诱骗买家点击链接并填写信息,获取买家填写的账户名、银行卡号及密码等付款信息。

       警方提醒:网购时,不要与对方进行私下交易。尽量不要点击对方发来的各类网址。不要泄露手机验证码、支付密码、银行卡密码及个人信息。收到"官方"发来涉及转账、积分兑换等信息或电话时,不要轻信,需寻找官方电话进行核实。收到客服发来的付款未成功等信息时,一定要警惕并且及时与商家沟通。

 

 

七、冒充公检法诈骗

 

        诈骗分子扮演“警官”、“检察官”、“法官”等角色,制作所谓“逮捕证”、“通缉令”、“财产冻结令”迷惑和恐吓受害人。说受害人的银行卡涉嫌洗钱、贩毒、拐卖儿童、或者信用卡透支、医保卡被冒用等。然后以洗脱罪名必须要进行资金核查为由让你进行银行卡操作,于是钱就转至骗子手中。

警方提醒:各级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机关不存在“电话办案”,没有“安全账户”,不会通过电话向任何人索要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。接到不规则的号码或者外地口音的一定要多留个心眼。

特别提示:

1、陌生电话不要接;陌生短信不要回;

2、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;

3、不明链接不要点。


 


      总之做到“不听、不信、不转账”,希望各位学生家长都能传递满满正能量,将防骗知识传给身边每一个人,构建一个坚不可破的安全防护网,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。

最后,祝各位学子:大学生生活圆满,学业更进一步!

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红谷滩公安分局反诈中心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0年9月1日

 

责任编辑:万玲丽